美联储政策博弈白热化:鲍威尔强硬抗压力,黄金多空分歧加剧
一、事件核心:特朗普“后退”与鲍威尔“硬刚”的政策角力
2025年4月28日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春季会议上重申央行独立性,称“货币政策决策仅基于数据,不受任何政治干预”,直接回应了此前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。这一表态被市场视为对总统“降息命令”的明确拒绝,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决策层与行政层的博弈进入新阶段。
事件回溯:
4月16日: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警告,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超预期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,使美联储面临“极具挑战性的局面”,暗示短期内不会因政治压力降息。
4月17-21日:特朗普连续四天在社交媒体炮轰鲍威尔,称其为“大失败者”,威胁“若不立即降息就解雇”,并质疑美联储独立性。此举引发美股暴跌、美元指数下挫,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400美元/盎司创历史新高。
4月22日:特朗普突然“后退”,在白宫声明中称“无意解雇鲍威尔”,但仍要求美联储“抓住降息的完美时机”。市场解读为特朗普在金融市场动荡压力下的妥协。
4月28日:鲍威尔在IMF会议上强硬表态,强调“美联储的法定职责是稳定物价和就业,而非迎合短期政治目标”,并暗示若关税导致经济衰退,美联储将“延迟降息以避免通胀失控”,而非屈从于行政压力。
二、法律与政治的“攻防战”:美联储独立性的深层博弈
法律壁垒:鲍威尔的“免死金牌”
根据《联邦储备法》,美联储主席任期4年,仅可因“重大过失”被总统罢免,而“政策分歧”不在此列。1935年“汉弗莱案”最高法院判例明确,总统不得因政策分歧解雇美联储官员。特朗普政府若强行解职鲍威尔,将面临漫长的法律诉讼,甚至可能引发宪政危机。
市场恐慌与政治权衡
特朗普的“降息施压”源于2025年大选压力——3月GDP增速仅1.6%,关税政策导致制造业PMI降至49.0,逼近收缩区间。但资本市场用脚投票:4月17-21日,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3.2%,黄金ETF单日净流入12亿美元,显示市场对“美联储失去独立性”的担忧远高于对降息的期待。
鲍威尔的“鹰派谨慎”策略
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,6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达87%,仅13%市场参与者预期降息。鲍威尔团队认为,当前2.8%的核心PCE通胀仍高于目标,且关税推升的输入性通胀可能形成“工资-价格”螺旋,因此“宁迟勿错”成为政策基调。
三、后市关键:5月议息会议与关税政策的“时间赛跑”
5月2日非农数据:市场预期新增就业12.9万人,若今值低于18万,可能强化降息预期,推动黄金反弹至3370美元。
5月6-7日FOMC会议:鲍威尔将首次在“特朗普未解雇威胁”背景下亮相,重点关注其对“降息门槛”的表述——若释放“数据依赖”而非“政治依赖”信号,黄金可能突破3350美元阻力。
关税反制政策落地进度:欧盟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的截止日期(5月15日)临近,若演变为全面贸易战,黄金避险需求可能爆发式增长。
截止北京时间15:00,现货黄金报价为3286.09美元/盎司。
特朗普与鲍威尔的政策博弈,本质是短期政治利益与长期经济稳定的较量。尽管黄金短期因降息预期推迟而承压,但其作为“美联储独立性风险对冲工具”和“滞胀防御资产”的双重属性,正被越来越多机构认可。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情绪波动,更应把握地缘政治与货币体系重构带来的长期配置机遇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9915392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igws.com/html/55448.html